欢迎进入重庆嘉伦装卸搬运有限公司网站!
公司动态
当前位置:重庆设备搬迁 > 信息动态>新闻中心>公司动态

在吊装过程中,如何确保吊装人员的安全

文章出处:www.jialun88.com  |  发布时间:2025/10/21 15:09:50  |  浏览次数:0
 在吊装过程中,确保吊装人员安全需从人员管理、设备保障、环境控制、操作规范、应急准备五个维度构建安全体系,具体措施如下:
  一、人员资质与培训管理
  持证上岗与技能考核
  所有参与吊装的人员(起重机司机、指挥人员、司索工)必须持有国家认可的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》,定期复审确保资质有效。
  针对复杂吊装任务(如超大型设备、危险品),需额外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并通过考核。
  安全交底与风险告知
  作业前召开安全交底会,明确吊装方案、危险源、应急措施及个人职责,确保全员签字确认。
  使用图文、视频或VR模拟展示事故案例,强化人员对风险的直观认知。
  健康与体能管理
  禁止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色盲等人员从事高空或高危作业,定期组织职业健康体检。
  高温、寒冷等极端天气下,合理安排作业时间,避免人员疲劳或中暑。
  二、个人防护装备(PPE)配置
  基础防护
  头部:佩戴安全帽(符合GB 2811标准),系紧下颚带,防止物体坠落打击。
  足部:穿防滑、防砸安全鞋(钢包头+防刺穿中底),避免重物砸伤或滑倒。
  身体:穿反光背心,提高在复杂环境中的可见性。
  高空作业防护
  作业高度超过2m时,必须使用双钩安全带,挂钩固定在独立于吊装系统的牢固点位(如钢结构、专用锚点)。
  配备防坠器或水平生命线系统,限制人员活动范围,防止坠落。
  专项防护
  接触吊具:佩戴防割手套,防止钢丝绳、吊带割伤。
  噪音环境:在起重机操作室或嘈杂现场使用耳塞或耳罩。
  化学品吊装:穿戴防化服、护目镜及防毒面具,避免皮肤接触或吸入有害物质。
  三、作业环境安全控制
  场地评估与隔离
  作业前检查地面承载力,必要时铺设钢板或路基板,防止起重机倾覆。
  使用警戒线、围栏或警示灯划定作业区,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,设置专人监护。
  气象条件监控
  实时监测风速、温度、湿度,风速超过5级(约8.3m/s)或雷雨天气立即停止露天作业。
  雨雪天气后清理积水和积雪,在斜坡或湿滑区域铺设防滑垫。
  空间障碍物规避
  吊装路径需避开高压线、建筑物、树木等障碍物,保持安全距离(如高压线需满足《电力设施保护条例》要求)。
  使用激光测距仪或无人机扫描作业空间,提前规划较优路径。
  四、设备与吊具安全保障
  起重机检查与维护
  每日作业前检查制动系统、限位器、钢丝绳、液压装置等关键部件,填写检查记录。
  定期进行专业维护(如每季度一次全面检修),淘汰老化或故障设备。
  吊具选型与使用
  根据吊物重量、形状选择匹配的吊具(如钢丝绳、吊带、卸扣),严禁超载或混用。
  吊具使用前进行外观检查,发现断丝、裂纹、烧伤等立即报废,禁止修复后继续使用。
  安全装置有效性验证
  测试起重机超载限制器、高度限位器、防倾斜装置等安全功能,确保灵敏可靠。
  模拟故障场景(如突然断电),验证紧急制动系统能否正常触发。
  五、操作过程安全规范
  “十不吊”原则严格执行
  信号不明、超载、斜拉、不明重量、捆绑不稳、埋地物品、光线不足、安全装置失效、六级以上大风、吊物上站人不吊。
  试吊与动态监控
  吊物离地10~30cm后暂停,检查平衡性、吊具状态及起重机稳定性,确认无误后再正式起吊。
  吊装过程中,指挥人员需持续观察环境变化,通过手势或对讲机实时调整操作。
  人员站位与行为限制
  禁止区域:吊物下方、起重机臂架旋转范围内、钢丝绳绷紧区域、导向滑轮三角区。
  行为要求:禁止吸烟、玩手机、嬉戏打闹,保持专注并服从指挥。